“外来户”啃下脱贫“硬骨头”
2019-05-20   

        2018年以来,省分公司和淮安分公司分别定点挂钩帮扶淮阴区古西村和涟水县百子村。不到一年时间,贫困村的帽子摘掉啦!

       本报记者 陈帅

       清明时节,菜花正黄。走进淮安市淮阴区古寨乡古西村的顺通包装有限公司,两台全自动制袋机有韵律地奏鸣着,数十名工人正双手不停地完成手拎袋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穿袋绳。这个年产1500万个手拎袋的加工厂,为村里二十多位贫困户带来了脱贫的机遇。

       细雨蒙蒙,薄雾缥缈。涟水县岔庙镇百子村党委书记嵇连高正带着贫困户在碧根果园里忙活。“这些多余的侧芽要掰掉,只留下强壮的一枝,积攒力量开花结果。”他一边指导,一边鼓励大家,“我们争取明年挂果,后年丰收,到时候大家坐在家里就可以数钞票了。”一席话,引来一阵欢笑。2018年,这片果园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12万元的固定收入,并带动当地30户低收入农户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

       2018年以来,省分公司和淮安市邮政分公司通过优选扶贫干部、深耕产业项目、整合邮政资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实现古西村、百子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迈过18万元的贫困红线,帮扶的困难群众全部脱贫。

       筑牢堡垒,扶贫先扶志

       古西村位于淮安市淮阴区古寨乡西北部,多年来当地一直流传着“刘皮古寨、天边海外”的顺口溜。2018年4月,淮安分公司渠道平台部孙家波被省分公司党组确定为专职扶贫干部,担任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镇党委副书记、兼任古西村第一书记。

       虽然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但亲眼看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孙家波依然感到“压力山大”。2017年该村村集体经济负债近10万元;没有企业和特色产业,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留守老人和妇女种地卖粮;党组织战斗力不强,村干部脱贫信心不足;33户家庭人均收入不足6000元,“等靠要”的思想普遍……

       “上任之前,省分公司党组对我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担当起落实从严治党、筑强战斗堡垒的第一责任。所以,我到古西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振党员干部的士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孙家波说,上任第一个月,他多次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邀请省委扶贫队专家上党课,进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及有关脱贫工作的精神重点学习,鼓舞全村党员干部紧跟形势、带头脱贫的决心和信心。

       此后,孙家波又带着村干部对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逐个走访慰问、谈心谈话、分类指导,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也带来了当地村干部精神状态的改变。

       而在百子村,淮安分公司同样把扶志放在首位。党委班子和全体中层干部34人与当地34个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我们每季度上门一次,除了物质帮扶,更通过传达党的声音、政策,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淮安市分公司办公室经理、百子村第一书记严克勤说。

       百子村居民樊成海家是典型的因学致贫。在一次走访中,淮安分公司负责结队帮扶他家的朱晓春同志了解这一情况后,帮他申请到了每年2400元的教育补助,极大地减轻了这一家人的生活负担。

       “点”上的帮扶赢得信任,“面”上的突破树立信心。聚焦群众呼声最大的困难,省分公司出资9.6万元为古西村筹建了占地2600平方米的晒场,确保了400亩土地每年16万元的收入;针对百子村2000亩田地“等天下雨”的窘境,淮安分公司出资4万元建设了现代化的电灌站;瞄准村民精神生活需要,淮安分公司先后为百子村添置了宣传栏、阅览室、运动器材……一项项立竿见影的举措,凝聚起了当地村委和百姓脱贫的强大动力。

       产业扶贫,从“输血”到“造血”

       困难户要脱贫,村经济也要有发展。在全力以赴解决好贫困群众问题的同时,省、市两级邮政积极响应党中央要求,把产业扶贫放在精准脱贫的突出位置。

       2018年6月,孙家波在位于镇工业园区的易洲印刷贸易商务有限公司走访时了解到,这家纸拎袋生产企业正准备扩大生产,但面临着资金和招工难题——拎袋前期加工均能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唯有最后一道“穿袋绳”的工序必须手工完成,但镇上的用工成本过高。

       “穿袋绳”这样的简单劳动,当地村民完全可以胜任,且可以获得稳定收入。孙家波迅速将他的想法向省分公司党组做了汇报。

       2018年12月20日,由省分公司出资100万元促成的“纸拎袋”扶贫项目——顺通包装有限公司在古西村正式投产。按照合约,该厂将持续六年每年向古西村支付固定红利18万元,并在六年后每年支付固定红利8.7万元。这一来,古西村的“贫困帽”就摘下了。

       如今,贫困户王秀芹在家务和农忙之余,常带着85岁的老母亲来加工厂“消遣”:“这活儿不耽误家里的事,还能赚些零花钱。”加工厂经理洪家刚算了一笔账,工厂日均生产4万个纸拎袋,至少需要20-40名工人,工厂优先雇佣贫困户,一个贫困户每天工作四小时能赚50元,一年就能带来至少2万元收入,自食其力就能实现脱贫。

       对于同属“空壳村”的百子村,淮安分公司党委则本着见效快、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推动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强化利益返还、保底分红等机制,让贫困群众持续受益。

       2017年,淮安分公司出资20万元为百子村集体购置了一处16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目前,该厂房为村集体带来了每年5万元的租金收入,并实现了当地25人就业。“以前在外打工,照顾不到家里,现在工作家庭两不误。”扶贫项目的建立让电镀工夏成海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2018年,着力为当地打造特色产业,淮安分公司又出资20万元,扶持百子村集体加盟成立淮安绿百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集体土地300亩,并借助淮安汇绿农业科技公司的力量,启动了苗木花卉种植经营项目,碧根果园便是首批试验田。该项目将在未来20年每年为百子村集体带来12万元的保底收入,并带动30户低收入家庭持续增收。

       持续推进 为稳脱贫加“保险”

       在推进产业扶贫的同时,省、市两级邮政还注重打好组合拳,立足自身优势,有效整合金融、电商等脱贫攻坚资源,为稳脱贫提供有力保障。

       因病、因祸致贫是扶贫路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对深度贫困群众而言,“一场大病下来,一辈子的家底可能都要赔干净。”翻开结对记录,淮安分公司党委书记刘一青意识到一份保障对防止村民因病、因意外伤害返贫的重要性。2018年12月,淮安分公司党委联合中邮保险江苏分公司,为百子村的所有家庭免费办理团体意外伤害险和意外医疗险,累计保额8.7亿元。

       邮政还充分发挥农村电商平台的资源优势,帮助当地特色农产品“触网”。2018年全国邮政“919电商节”期间,百子村村官朱大娥通过“邮乐网”,让当地草鸡蛋、山芋粉丝等特色农产品在网上小火了一把。淮安分公司则借鉴行业先进经验,将“稻虾共作”种植模式引入百子村,与百子村村委会、江苏安东米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合作,流转百子村200亩土地,由安东米芾公司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和虾田米回收、加工、包装及质量把关,淮安分公司负责在电商平台上包销。

       “我们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产品,并把该项目利润的10%—2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20-30万元的收入。”负责该项目的涟水分公司渠道平台部平台建设管理员李屯介绍说。

在邮政的帮扶下,两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迅速有了起色——古西村集体经济从全镇倒数第一跃升到全镇第三;百子村也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村集体收入18.83万元。

       “巩固脱贫成果,要坚持‘扶上马,送一程’。”采访中,孙家波指着古西村村北方向的开发区邮局枢纽大楼告诉记者,2019年的扶贫项目也已基本落实,他协调多方资源利用邮政枢纽楼顶部平台实施的280KW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均发电40万度,能在今后20年为古西村集体经济每年再增加近15万元收入。古西村稳脱贫又加了一道“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