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模】黄晓青:将平凡擢升为非凡的佳话
2020-12-09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投递员

他二十五年如一日

始终坚守在邮政投递一线

他平凡如许,执着如斯

用辛勤的汗水

谱写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无悔人生

他就是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

黄晓青

图片

 

01

用诚心对待事业

 

1969年出生的黄晓青高中毕业后不久就成为了郴州市桂东县分公司寨前支局投递员,从此便坚守在这条风雨邮路上,开始了无怨无悔的征程。

 

他服务的路段有寨前乡的10个村和乡政府等20个单位,段道投递点280个,邮路长80公里,服务人员达17000多人。寨前乡境内山高坡陡,村寨散落在大山中,投递条件艰苦、工作量大。他为提高投递效率,自己掏钱买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早出晚归,翻山越岭,将邮件投递到收件人手中。

 

图片

 

25年来,黄晓青共投递报刊、信函数百万件,无一差错、无一丢失损毁、无一有理由申告、无一安全事故,实现“零差错”及“零投诉”。

 

每当遇到“原址查无此人”的疑难信件时,他不是简单地按规定一退了之,而是利用休息时间到居委会和公安局户籍科,认真核对准确的地址和门牌,多方询问查找直到再次妥投。

 

图片

 

投递工作中,最怕遇上“地址不详”的信件,这样的信被称为“死信”,2000年,一封从台湾寄来“湖南省桂东县寨前乡胡某某收”的来信,让黄晓青犯难了,范围这么大,如何确定收信人?按规定黄晓青可以把信件退回,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在派出所查找寨前乡境内所有名字相同的人,然后上门核对,几经周折,终于在牛风形组找到了收信人。他就是本着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共让375封“死信”起死回生,送到收件人手中。

 

工作以来,他严格执行投递“五定制度”,做到一不能贪、二不能丢、三不能脏、四不能慢,从不丢点甩片,无论是单位干部,还是村组农民的报刊或邮件,都能及时投到户,准确率达100%。

 

图片

 

为更好的做好投递工作,每到报刊大收订期间,黄晓青便积极上门宣传报刊业务,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喜好,为他们推荐不同类别的报刊,使用户能各订所需。他白天为单位客户挑选目录开票,夜间逐门逐户进行洗楼式收订,用真情和信誉换得了山里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黄晓青的收订报刊流转额由1995年的5000元,发展到如今的12万多元,年年超额完成收订报刊流转额任务,近三年递增速度15%以上。

 

02

用爱心对待职工

 

群雁高飞头雁领,做为寨前支局的投递员及副支局长,在工作中黄晓青各项工作走在职工的前面,时时刻刻起带头作用。自己专挑难点业务、重头业务,将好发展、易完成的任务让给职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凝聚职工的思想,激发职工的活力。

 

职工发展业务受到委屈,他会耐心安慰鼓励;职工发展业务有困难,他就主动帮忙;职工家里有大事小事,他都亲自上门问候,他以纯朴的爱心为职工营造了温暖的工作环境。

 

寨前支局职工大多是女性,身为支局里为数不多的男性,在支局举办大型活动或进行大扫除时,黄晓青总是抢着脏活、累活干。支局金库晚上需要值守,但营业员都是女性,一旦遇上紧急情况,难免会害怕,这个时候,黄晓青总会主动站出来帮忙。

 

除了做好自己本职的投递工作之外,在支局业务繁忙的时候,黄晓青也会主动充当大堂经理的角色,为支局业务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黄晓青的家中上有年迈多病的父母,下有两个孩子,是他的妻子独自撑起了家里的一切事务,有时妻子也会对黄晓青抱怨,但每当这个时候,黄晓青总是说:“既然做了这寨前支局的副支局长,就要干出个样子,对得起这个职位!”

 

03

把热心献给用户

 

黄晓青以一腔古道热肠,对待每位用户,与用户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也换来了用户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该乡新桥村82岁的退休干部黄甦平时注重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他订阅了《湖南日报》《半月谈》《科技报》等,还把学到的党的惠民政策和科技知识传给乡亲。

 

图片

 

近两年来,黄甦因年老眼花视力下降。黄晓青主动留下为他读报十分钟,学习国家政策、了解大事,然后,黄甦再把了解的时事和政策告诉乡亲。传递党的声音,输送山外信息。在偏远山村的乡民眼中,投递员就是党派去看他们的人。

 

图片

 

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这样的事情在黄晓青身上数不胜数,如今,为山里的老人、群众捎东西已成为了黄晓青的习惯,他服务的用户都视他为亲人,背包里的小本子,记下的都是各村各组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众需要购买的药品、日用品等信息。

 

他的爱心付出,让困难群众们生活得舒心,给山区带来了和谐宁静的音符。 

 

 

 

黄晓青凭着

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敬业精神

以他的实际行动

在邮政基层平凡的岗位上

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无怨无悔的把自己的

青春、智慧和力量

献给了邮政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