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炎(前右)在长清区农批市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现场考察。
从塔吊林立的蓝图到农批市场升腾的烟火气,从铁路资金流的数字脉动到民生工程的坚实足迹……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中,作为金融战线上的“老兵”,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营业部负责人刘炎多年来扎根项目一线、创新服务模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用邮储银行金融之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展现了青年邮储人的责任担当。
“敏捷服务”实现破冰合作
春日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下简称“起步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项项重点工程正“拔节生长”。该起步区作为继雄安新区之后全国第二个国家级起步区,承载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使命。
作为起步区管委会出资设立的国有企业,济南先行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先投集团”)肩负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开发的重任。同时,该集团是山东省分行营业部成立后的首个授信客户。然而,授信完成后,合作却因“双向陌生”遇阻:客户担忧山东省分行的服务效率,山东省分行尚未精准捕捉项目需求。
“金融支持国家战略,不能停留在文件里,必须走进项目现场、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刘炎带着“初生牛犊”的闯劲儿开启破冰行动。他带领团队开启“高频走访+深度调研”模式,深入了解起步区规划蓝图,从产业园建设周期到资金回笼节奏,从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到产业导入金融方案,逐一梳理客户“痛点清单”。“我们发现,客户最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更是能匹配政府工程进度的全流程金融服务。”他说。
找准症结后,刘炎带领团队迅速打出“组合拳”,一方面应用邮储银行“看未来”模型为项目量身定制授信方案,另一方面邀请先投集团到山东省分行宣讲在建项目,并组建由前、中、后台骨干构成的“敏捷团队”,通过倒排工期,精确规划每天任务,保证项目高效落地。仅用20天,刘炎便和团队协同前、中、后台,针对4个产业园项目迅速完成了审批及贷款发放11亿元,实现了和先投集团的破冰合作。
穿透服务助推城市更新
“农批市场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市民的‘菜篮子’,金融服务必须穿透全链条。”刘炎说。在长清区农批市场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中,随着项目建设推进,市场形势较此前可行性研究时发生了变化,需要对项目核心竞争力进行重新评估。这不仅涉及大量数据收集,更需从财务、工程、运营等多维度进行综合研判,复杂程度远超预期。
那段时间,刘炎的手机几乎成了“热线”。他频繁往返于银行、项目现场和长清区政府之间寻求解决方案。“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不然会影响项目进度,耽误民生工程落地。”最终,在长清区政府的支持下,刘炎牵头组建了项目服务专班,精准高效地反馈并解决了相关测算问题,实现项目及时放款,保障了项目的建设进度。
“邮储银行的服务早已超越了传统信贷范畴,他们在构建一个有生命力的民生服务生态圈。”项目方负责人柴道琦感慨道。
实战导向诠释“金融初心”
“既要做国家战略的‘明白人’,更要做企业发展的‘贴心人’。把自己当成‘项目共建者’,而不是简单的‘资金提供者’。”这是刘炎对“金融初心”的诠释。
他坚持实战导向,要求团队对业务领域学深悟透,在实战中提升专业能力与综合服务水平;带领团队联动中邮保险、理财、信托等资金方,制定非标融资方案,为省属企业破解降杠杆难题;首创“五专”模式,实现白名单项目准入后24天极速放款,累计投放2.78亿元贷款,助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在数智化赛道上,刘炎创新铁路资金数智化监管系统,以差异化方案赋能机构客户生态,满足建设资金监管需求,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深化GBC协同战略,突破2025年首家高校省级预算单位开户,链式开发下游总包商及农民工金融服务,让机构客户生态圈向全方位拓展。